1,过桥米线
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地区特有的小吃,起源于蒙自地区,由汤料、佐料、生的猪里脊肉片、鸡脯肉片、乌鱼片及五成熟的猪腰片、肚头片、水发鱿鱼片制作而成
2.小锅米线
3.腾冲饵块
又叫“大救驾”,云南腾冲市最出名的传统小吃之一,也是云南十八怪之小吃之一
又称临安豆腐是云南省建水县的特色传统特色名吃。
5.曲靖蒸饵丝
是云南的一种传统风味食品,是云南特色风味小吃,“蒸饵丝”则是曲靖独创
6.巍山扒肉饵丝
7.豌豆粉
8.大理乳扇
是主产于大理州洱源县的奶制品,又是云南特色风味小吃
9.鲜花饼
是以云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入料的酥饼,是具有云南特色的云南经典点心代表
是纳西族独具的风味食品,有着悠久的历史,明代《徐霞客游记》中即有记载
第一怪、鸡蛋用草串着卖
第二怪、摘下斗笠当锅盖
第三怪、三只蚊子一盘菜
第四怪、火筒能当水烟袋
第五怪、糌粑被叫做饵块
第六怪、背着娃娃谈恋爱
第七怪、四季服装同穿戴
第八怪、蚂蚱能做下酒菜
第九怪、姑娘被叫做老太
第十怪、和尚可以谈恋爱
一、篆新农贸市场。这里不仅能买到云南各地、各少数民族的特色农产品,还有很多高质量小馆子和小摊。它一共分为六个大道和无数小路,云南特色小吃更是充斥着每个小角落,随便走走都能大饱眼福和口福,像腾冲的饵丝、大理的乳扇、傣味的撒撇......你能想到的这里都有,是昆明最大、东西最全的菜市场!
二、东华农贸市场。要说物产丰富,这个市场虽然比不过纂新农贸市场,但是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,瓜果蔬菜,肉禽水产应有尽有,价格公道。
三、五里多农贸市场。五里多农贸市场菜品丰富、价格亲民,每天从早到晚人潮如流。有的人住得远,专门乘公交赶来,有的人已经满载而归,一大早就人声鼎沸,靠的就是这个市场的菜价便宜,蔬菜质量好。
新云南大厦的彩云天餐厅,绝对够正宗了,主厨张建辉,也是地地道道的云南人,大理白族烹饪高手(一年多没去了,不知道换没换人哈哈)。听说过做牛扒的铁扒板,见识过专门用来烤菌子的石头板吗?彩云天会用烤箱将石板加热到300度给客人端上桌,像松茸和鸡枞,切片之后只需要在滚烫的石板上翻几次身就会菌香四溢,特别美味。每一块石板下面都有暗记,烤松茸的决不能用来烤鸡枞,这有点像紫砂壶,泡普洱的壶绝不会用来泡乌龙,就是怕影响菌子鲜味和香味的纯度。
云腾宾馆,喜欢云南菜的朋友肯定去过,总经理吴贤盟,来自云南的哈尼族汉子,对云南的美食谱系了如指掌。行政总厨张应飞,其实也就是泓0871创始人刘新的徒弟,也是泓0871的厨师长,他大致估算过,全国各菜系的蘸水大约300多种,云南菜常用的蘸水就有100多种。所谓蘸水,就是将菜品粘一下就拿出来食用的味汁(碟)。云南人对蘸汁的偏爱,用生在云南长在云南的吴贤盟的话说,就是无蘸水不欢,他小时候,家里吃个苦菜,都要调碗苦菜蘸水(糊辣椒加盐加苦菜汁)。
云腾宾馆备有上好的云腿、冬瓜猪、黑嘴鸭等各种好玩的食材,调制蘸水的功夫也是京城闻名。云南的蘸水有干蘸水(粉状)和湿蘸水(液态或糊状),大都能够增味、提鲜。看似简单的蘸水往往内藏***,比如最常见的干蘸水糊辣椒,就是一碗辣椒粉,其实呢,里面是三种辣椒,小米椒提辣、红红的灯笼椒增色、著名的丘北辣椒添香,埋在火塘边的炭灰里焙干粉碎加盐,所以才能色香味俱全。以云腾食府的招牌菜牛扒呼所用的蘸水为例,就用了小米椒、灯笼椒、鲁甸花椒、寻甸卤腐、藤椒油、大理红蒜、仔姜、苹果粉、八角粉、元宝红糖等十几种香料味料,这还不算最复杂的,有些独特的蘸水要用到二三十种材料,更要多次熬煮方可大功告成。
2003年,受当年京城如日中天的滇菜代表性企业茶马古道创始人方力均邀请,刘新进京成为茶马古道的合作伙伴。2013年,他自己开办的鸿泰阳一炮打响,成为云南美食在北京的标志性符号。甚至连京城云南菜的地标云腾宾馆,都将自己的出品委托给刘新的团队管理。这次鸿泰阳租期已满,借此机会刘新迁址双桥打造了升级版的鸿0871甄选云南菜。按照刘新的说法:0污染产区,8种烹饪手法,7种生活元素,1种入味关系。其实如果是老云南都会知道,0871,其实就是刘新的家乡,云南昆明的电话区号。而且泓0871有京城目前唯一的恒温恒湿的火腿房,从高寒地区***买来的陈年火腿可以在这里继续陈化,所以口味极佳。
凉拌酸蚂蚁,特别开胃。春天自然少不了鲜花嫩芽:炝炒白花、酸包芽炒腊肉,都挺棒。炸好的野生爬爬虫,看着黑乎乎,入口那叫一个香。蜂蛹是用韭菜炒出来的,略带爆浆的口感,赞!小炒冬瓜猪,不是冬瓜炒猪肉,而是内地很少见的上品猪肉,脂香四溢却一点不油腻。清炒马勃菌、小炒思茅黄牛肉、黄焖思茅黑肉鸡,火候都很好。盐酸果煮草鱼比粤式更鲜灵比川式更柔和。主食苦荞糕、凉拌饵丝和豆花凉米线,都是地道的云南风味——2000年就在恩济里开张的三姐家乡菜,是来自云南的罗三姐开的,她在北京不但收获了事业更收获了爱情,找到了自己的挚爱,山东来的郑军。
不过呢,在北京云南菜的文化中,三姐和郑军无意中留下了一笔,那就是一首诗:云南 是一种感觉 幸福 美好 或思念 家乡 是一种味道 躲进记忆 却又滑向舌尖。这原本是郑军写给三姐的情书,或许为了时刻体味这种幸福,三姐把它印在了菜单上。结果就好玩了,很多云南菜师傅来这里考察试味,觉得这段“广告语”很棒,结果三姐夫妇去别的一些云南菜馆尝味时尴尬的发现,两人的爱情宣言,居然被印到了很多家云南菜馆的菜单上。几个月前,三姐家乡菜楼上增开了三姐涮草火锅,还在丰联[_a***_]附近开了分店,也是很多云南风味爱好者最喜欢的云南菜之一。
还是那句话,挂一漏万,欢迎拍砖。程胜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alllakere.com/post/707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