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种,箬竹叶。这是市场上最常见的两种粽叶之一,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。箬竹叶比较宽,而且足够长,本身的韧性还很好。基本上3-5片箬竹叶就可以包一个粽子,可以说它天生就很适合包粽子。
第二种,芦苇叶。这是市场上最常见的另一种粽叶,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。芦苇叶在北方有很多野生的,它的宽度一般,但是长度很长,还比较厚实,常用来包三角粽子,蒸熟后还有淡淡的清香味。
第三种,槲树叶。它也叫槲包叶,外形宽大厚实,像一只巨大的手掌,有特殊的槲叶味。这种叶子主要在河南、陕西、山西境内。包的粽子是长条形,叫做“槲包”。在外地很少看到,很多人没见过。
第四种,茭白叶。它也叫菰叶,是最古老的粽叶之一,现在只在少数地方还继续使用。它的叶子比较细长,很适合包牛角粽,也叫“角黍”,是传统的特色粽子之一。也是非常少见,很多人都没吃过。
第五种,荷花叶。说起荷叶很多人都想起叫花鸡,确实荷叶叫花鸡味道特别香。其实用荷叶包粽子也是很有特色,它宽大厚实,一般多包四角粽,荷叶本身的清香味,让糯米的香味更清新,口感更好吃。
第六种,芭蕉叶。芭蕉叶在南方很常见,一个个像蒲扇一样宽大。一个芭蕉叶裁剪以后,可以包好几个粽子。现在西南和华南地区,还有很多人喜欢用芭蕉叶包粽子,几片叶子就够用,一般都是四角粽。
第七种,柊叶。它也是一种非常宽大的叶子,叶子成长椭圆形,长可达半米,宽二十多厘米。主要生产在广东、广西和云南境内,尤其广西,年年包粽子都用柊叶。但外面很少见,也是很多人都没见过。
第八种,勒古叶。这种叶子比较特别,它只有四五厘米宽,但是长可达一米,带有特殊的香味。两边还有很多刺,用的时候要去刺、刮软、煮熟,然后才能包粽子。现在广东的茂名和湛江多用它包粽子。
第九种,竹笋包。它是竹笋的外衣,拔竹笋的时候把外衣剥下来,煮熟后就变软了,可以用来包粽子,自带竹子的清香味。这种做法在四川很常见,也是属于传统特色粽子之一,在别的地方也是很少见。
北方想要包粽子的,用的是芦苇叶。芦苇叶比箬竹叶子稍微窄一些,更细长一些,但颜色同样是翠绿色的。
用芦苇叶包出来的粽子,带有淡淡的青草香气,让你吃一口还想第二口,根本停不下来!
一、【箬叶】
这个叶子比较长,最长的甚至可以可达46厘米,宽度在4~10.8厘米,在中国的南方大部分地区,都有这种叶子卖,价格也非常的实惠,此外,箬叶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,在民间的一些传统书籍中,都有它的身影。而且用途也非常的广泛,记得家里的斗笠就是用它做的,还有包的茶叶,用它包的粽子,自带清香味,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。
二、【芭蕉叶】
芭蕉叶它的叶子也特别的宽,在西南地区这种是比较常见的,而且用法一般都是包着糯米粑粑,用它包粽子有几个好处,第一,比较的简单,不用太复杂的包法就可以做好;第二,芭蕉叶清香味很浓,可以促进食欲,颜色也比较好看,不过用这个芭蕉叶包的话,需要注意的是,不能煮太久,容易破,它的水分足,韧劲并不是特别好。
三、【玉米叶】
玉米叶也是经常用来包粽子的一种叶子,我们都知道玉米很好吃,在煮玉米的时候,很多人喜欢把叶片一起放进去煮,这样也能保证玉米更鲜甜。用玉米叶包粽子,它可以起到利水消肿的作用,而且玉米叶也有提味增鲜的作用,把它包着糯米一起煮,会有淡淡的玉米香味,而且也不会粘在一起。
保鲜方法 1.清水浸泡,将新鲜嫩白的茭白除去2到3片叶子,直接放入蒲包中,放入清水池浸泡,要将清水没过茭白,经常换水,保持水质干净,可以保证茭白新鲜,外观肉质均佳。
2.盐封储存,将容器底部铺满盐,根据茭白的多少来决定盐的量,然后将需要保存的茭白留两三张外壳,平铺入容器内,用盐封口,这种保藏方法需要特别注意湿度的控制,在空气干燥,温度偏低的地区适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alllakere.com/post/97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