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节吃芋头是源远流长的一项习俗,但各地人们在中秋节吃芋头的含义却各有不同。古时,中秋节对农民来说是个重大的节日。北方农村每年只有秋季收获一次稻黍。一到秋收季节,看着一年艰苦劳动的收获,以为是土地神和自己的祖先暗中保佑自己。而且八月十五是土地神的生日,要好好的热闹一番,在八月十五祭神时,有一款贡品是芋头。将整个芋头煮熟装在碟上,或是米粉芋(加入芋头煮成的米粉汤)装在大碗里摆在供桌上,以此来祭谢土地神。
现在这种谢神仪式已不复存在了,但是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。 南方人在中秋节祭月时使用芋头,据说是纪念元末***杀***(指元朝统治者鞑靼人)的历史故事,当初***起义,推翻元朝蒙古人暴虐的统治,是在八月十五夜晚,***在杀***起义后,便以其头祭月。后来当然不可能在每年中秋节用人头祭月,便用芋头来代替,,至今还有些地方在中秋节吃芋头时把剥芋皮叫做“剥鬼皮” 。
不是,中秋节吃芋头是江南地区有名的风俗,这个地区中秋节会吃很多传统食物。提到芋头,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第一词就是红薯,确实很多人分不清芋头和红薯,但是二者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共同点的,完全不是一种食物。提到江南地区,就脱离不开甜这个标签,不管是江南的菜品还是甜品,都是以甜出名的。而芋头更是这样,江南人们喜欢把它做成甜甜的味道,非常受人们的欢迎。中秋节吃芋头也是源远流长的一项习俗,而且还会将芋头作为祭品之一供奉,代表着对自己未来一年生活得美好祝愿。
3月份之后。
芋头原产于高温多湿地方,至今仍要求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。13~15℃球茎开始发芽,生长期中要求20℃以上的温度,球茎发育27~30℃为好。不同类型对温度的要求和适应范围有所不同,多子芋能适应较低温度,而魁芋对高温要求严格,并要有长的生长季节,球茎才能成长。
是的。
松茸别名松口蘑、芋头菌。
是一种珍稀名贵的食用菌,营养十分丰富,有入药强身、抗癌等作用,具有最喜爱的产品,人工栽培难度较大,还处于半人工栽培。
研究证明,松茸含蛋白质,有18种氨基酸,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、49种活性营养物质、5种不饱和脂肪酸,核酸衍生物,肽类物质等稀有元素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alllakere.com/post/10278.html